欢迎来到晋城旅游网官方网站
2024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系列活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广告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 动态新闻
打好文旅康养攻坚战 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势更加彰显
发布时间:2024/3/21 来源:太行日报
  近年来,我市锚定打造“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目标,文旅康养产业焕发勃勃生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市域布局、全链条推动、全要素保障、全龄化康养、全方位宣传,努力把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
  如何持续打好文旅康养攻坚战?市两会期间,关于文旅康养的诸多热点话题得到代表委员们的持续关注与广泛讨论。
挖掘资源优势 丰富旅游产品
  我市经过多年谋篇布局,“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不断叫响擦亮,蹚出了一条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晋城路径”。针对当前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意见建议。
  “文旅康养产业建立在自然资源、健康医疗资源双基础上。近年来,我市利用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全方位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支持、多部门联动的融合发展之路。”政协委员李耀华认为,在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中,我市要牢牢把握“国际一流、晋城特色”总体方向,发挥优势、打造精品,以特色和品质增强“吸引力”。一方面要坚持“特色”是发展灵魂,充分发挥环境气候宜人、文化底蕴深厚、区位市场优越等优势条件,突出特色、放大优势;另一方面要坚持“品质”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发扬工匠精神、事事精益求精,着力打造“晋城古堡”文化遗产品牌、“太行山水”旅游品牌、“太行人家”康养品牌等高品质项目,提高晋城文旅康养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人大代表赵海庆同样认为,我市要做强做大康养品牌,更需强化文化这张内涵牌,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底蕴,找准城市文化定位,深入挖掘“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打通城市肌理和文化品格,尊重民众的生活习惯和集体记忆,通过文化创意对其进行复原、激活、嫁接、再造,把人文历史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旅游业态,让外来游客产生联结感,感受其独特的城市记忆和城市本色,时刻将文化融合到文旅康养项目中,丰富项目内容,提升项目吸引力。
  政协委员关红亮建议,除了通过利用自然风光和特色文化吸引广大游客,还要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健康保健设施以及康养服务产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自由式休闲、沉浸式娱乐、品质化度假买单,而我市还停留在观光游为主的阶段,休闲式、体验类旅游产品严重不足。”关红亮认为,我市山地、丘陵等地貌资源丰富,地形险峻复杂,自然景观奇特,发展山地运动型康养优势显著,可培育发展登山、徒步、露营、骑行、自然岩壁攀登、定向与导航等运动产品;要进一步实施“百村百院”工程,开发乡村度假型旅游产品,引导游客从生态观光农业到休闲农业再到乡村度假转变;以沁河两岸皇城相府、郭峪古城、中庄布政李府、湘峪古堡、砥洎城等古堡文化和周边乡村田园为依托,开发古堡休闲旅游、研学交流、国学体验、田园养生,丰富以太行古堡为主题的特色节庆和演艺,不断挖掘太行古堡古建文化内涵,让游客闻名来,住得下。
提升服务水平 强化宣传效应
  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不仅体现在游客数量的增加,更应该体现在旅游品质的提升。市两会期间,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文旅宣传推介,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的共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陵川县打造精品民宿集聚区。作为一名来自陵川基层的人大代表,张韶丽深感欣慰、备受鼓舞。“调研中,我发现陵川县民宿产业专业人才缺乏、产业融合不够、基础设施滞后,精品化、特色化、规模化尚未形成。”张韶丽建议,民宿产业要注重特色发展,结合“十大特色民宿集群”,将本地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棋源文化、状元文化、金元古建文化、号兵文化等本土文化特色融入民宿建设,打造一批有故事、有情怀、有生活的特色精品民宿;要在我市大中专院校设立旅游民宿相关专业,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民宿建筑设计、经营管理和管家服务等专业人才,鼓励并吸引年轻人返乡,为民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资金投入、基础配套、环境整治等方面给予支持,撬动社会资本与民宿有机结合,赋能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各县(市、区)文旅康养产业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存在各自开发、各自为战、各自拓展等情况,区域协调合作不深,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弱。”政协委员任瑛提出,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集散体系等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建立统一旅游引导标识体系,并开发旅游景点交通线路,完善景区小交通建设,提升餐饮住宿等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成立文旅康养产业协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行业共识,推进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能力,提升行业的影响力和发展水平。
  政协委员吴蕾表示,近年来,我市康养产业项目纷纷按下“快进键”,但与日新月异的项目建设相比,宣传策划、经营管理依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不能与新业态相匹配。“要注重宣传营销,线上带动线下。”吴蕾认为,千百年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认识已经不再适应当下市场,通过直播、短视频,让游客被线上内容吸引“种草”,线下奔赴实地体验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要千方百计搞好宣传营销,通过开展节庆活动、联合知名品牌、创造网红话题等形式,提供更多具有吸引力和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发挥我市神话故事之乡、文物古建众多、药食同源多样等优势,做实“八大康养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线上营销,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加入“康养晋城”的粉丝群。
责任编辑:李宝婷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晋城旅游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旅游网发布,版权归晋城旅游网所有,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旅游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凡本网注明“推荐”字样的内容,仅为会员单位的公益品牌推荐,不做营销推广,请用户自行甄别,有疑问请联系删除。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旅游网咨询电话:0356-2601555
相关文章
投诉举报
热点新闻
24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