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宜居,文化深厚,区位优越,膳食丰富,山西,发展康养产业正逢其时、前景广阔。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山西各级各部门正在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用好比较优势,坚持文旅和康养深度融合,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
蓝图绘就,谋篇共建。如今,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犹如一幅在三晋大地上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愈发灵动起来。
晋城,就像点缀其中的耀眼明珠,引人瞩目。三山环绕、两河相拥,地处负氧离子富集层,森林覆盖率42%以上,年平均气温7℃—12℃,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借此,晋城成为全国首个“世界康养示范城市”和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也为全省“打造高水平文旅康养集聚区、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出优秀样板。
示范引领
带火8种康养模式
行走在诗画山水间,感受到的不仅是山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底色与成就,还有晋城为打造“文旅康养样板城市”迈出的坚实步伐。
一条彩道将白马寺山森林公园景观串联一线,骑上单车,穿过重重光影,徜徉在绿荫和微风之间,累了就在森林中的咖啡屋稍作休整,或坐在湖边树下草地上,看天鹅野鸭嬉戏,等一个日落。到了晚上,住在半山小木屋,一站式解决康养需求。
6月19日,山西文旅康养示范区首批名单出炉,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榜上有名。谁能想到,这个居于白马寺山森林公园西侧园区的“城市会客厅”,曾经是出了名的“煤矸山”。
多年来,晋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采用就地植绿和粉碎回填两种方法治理煤矸石污染,让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焕然一新。龙马湖碧波荡漾,月映桥、廊桥水榭等景点临水而立,花田、栈道、生态小岛等园林景观尽显自然野趣,凤城国际酒店被簇拥其中,引得游人绕湖散步、拍照打卡。
凤城国际酒店不远处,约10万平方米的凤城康养中心建设如火如荼。“建成后,人们可以一站式感受康养+文旅、康养+体育、康养+森林等‘康养+’带来的益处。”在凤城国际酒店办公室主任杨桦的描述中,一片“高水准的花园式接待建筑群”跃然眼前,不久后,围绕龙马湖形成的“凤城国际酒店+康养会展中心+半山木屋”的康养会展核心片区将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
樊超,“环三晋”自行车联赛秘书长,作为一名资深骑行爱好者,骑行十余年,他见证了晋城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
“每年我都会来晋城住几天,每次来都有新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康养主旋律。前一阵我爱人肠胃不适,我们来凤城国际酒店住了三天,两人两车,边骑边玩,超高的负氧离子,配合康养膳食,身体机能很快恢复。”除了组织爱好者骑行,樊超还筹谋在房车营地内设立运动中心,在乡村驿站设补给站点,提供多种运动服务,将“康养+运动”理念深植人心。
在晋城的文旅康养产业规划中,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是一核、两环、两带、多片区的“核心”,也是打造千亿级文旅康养产业集群的龙头项目,对全市文旅康养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2025年全面建成后,每年可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直接带动周边21个村康养产业发展。
在“领头羊”效应下,晋城陆续推出医疗康养、社区颐养、文化润养、旅居度假、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康养、乡村康养8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品供给,带火了消费、聚起了人气。
随着“百村百院”工程等标杆项目稳步推进,晋城已运营53个康养特色村和50处康养院落。到“慢生活”的杏则村感受森林康养、去山间“桃花源”的丈河村体验运动康养……“康养+”让越来越多的村落成为热门打卡目的地。
康养集聚
聚出一片好前景
近日,我省出台2023年文旅康养集聚区打造实施方案,明确推动晋城陵川、泽州在内的10个县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市场主体活跃、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集聚程度高、具有经济支柱效应的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集聚区。
何为“集聚”?为何“集聚”?
“握指成拳,合力方能致远。我省近年来兴起一批文旅康养融合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旅游目的地,集旅游、栖居、康养、医疗、养老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正在成长。”省文旅厅副厅长陈少卿介绍,在山西,各地正在打造文旅康养集群。有的依托文旅资源、民宿资源,打造康养民宿集群;有的依托康养机构、景区等,打造医养度假集群;有的依托特色乡村、传统古村落等,打造乡居康养度假集群。
对此,晋城有一个“小目标”:到2025年,形成以古堡、山水“双5A”龙头景区带动的晋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以“百村百院”为主的康养产业初具规模,文化旅游康养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如一条蜿蜒的彩带,盘桓在大山深处。这条崇山峻岭间织就的致富路,集聚起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新动能。
松庙村,就是在“集聚”中被盘活的村落之一。
交通,曾经是掣肘松庙村发展的短板。上接棋子山,下衔王莽岭,拥有晋东南和中原城市群游客群体,却因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日渐“空心”。
3年前,从家门口通过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松庙村带来了致富希望。村子围绕“睡眠小镇·康养松庙”定位,协同发展中医康养、体育康养、旅居康养等各种“康养+”。如今的松庙村是一座现代与乡愁兼具的康养小镇,980元、1280元的康养套餐吸引了大批游客。
盛夏,来自成都的唐红平和朋友们坐在“对山”木屋别墅里,围炉煮茶。唐红平有失眠的老毛病,听闻山西有个“睡眠小镇”,就过来看看,这一看,让她住了下来,舍不得离开。
民宿管家以“课程表”的方式为她制定了康养理疗方案。第一天,白天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晚上泡汤药浴池,然后按摩;第二天,森林里徒步、骑行5公里,晚上在高压氧舱进行氧疗……餐饮上,每日以陵川小米、黑山羊、党参、核桃、木耳等食材进补,原材料全部取自当地深山,药枕、精油皂、牙膏、面膜和有氧器械等日用品也很考究。
政府投资带来的良好效应,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投入山西康养新蓝海,也集聚起一拨拨高端人才来到乡村做康养生意。
“试营业一个月,进账逾50万元。”在晋城投资民宿的冀商高文峰有些小兴奋。刚过去的双休日,大阳古镇来了几十辆车,大部分来自京、津、豫,他投资的状元福第民宿39间客房全满,700元—4688元的明清古四合院客房预订火爆,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投入的500余万元很快就能回本。
“集聚”的红利释放,也让村民在新产业中分享到成果。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贯通了6县区、36个乡镇,集聚起全市90%脱贫地区、90%景区景点,覆盖全市90%特色农产品产区,老百姓守在家门口鼓起“钱袋子”。
随之而来的,是村民们的“软服务”意识提高,实现从村民到服务员、营销员、宣传员的身份转变。现在,每年暑期都有数十万外地游客到晋城休闲避暑。
融合发展
“康养+”催生新业态
事实上,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康养产业涵盖健康、养老、医疗、文化、体育等诸多业态。这意味着其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省委书记蓝佛安在晋城调研时指出,要把康养产业与产业转型、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统筹起来,强化政策支持和工作联动,健全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一手抓覆盖全年龄阶段的康养产品开发,从妇孕婴幼、老中青不同年龄群体着手,研发多品类产品;一手抓促进康养与医疗、体育、农业等深度融合……三年实践下来,晋城以文旅康养产业统筹一二三产业升级,使乡村重现活力。
暮色降临,漫天“铁花雨”在夜空中绽放,惊艳绝伦,司徒小镇的“打铁花”传承着山西文化,也引领游客走进千年铁都。
不止在山西,今年春节期间,一部以江苏本土文化为底蕴的大型山水实景剧《千年铁花·江苏情》在宜兴西渚镇白塔村上演。这标志着,我省文旅康养产业与其他业态完美融合,成功实现文化输出,仅“千年铁魂”一项,就为司徒村村集体增收800万元。
晋城是我省唯一“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市,也是三个省级康养园区之一。在探索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实践中,晋城将“吃、住、行、游、购、娱、养”体现在服务全过程,形成“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势头。
“哪里不舒服,只要按一下按钮,就会有人来招呼。吃饭是在养生餐厅,晋城唯一的药食同源绿色餐厅,根据季节推出不同的药膳、养生汤。”说起在晋城阳太瑜园康养公寓的时光,85岁的吴大爷脸上带着笑意。项目经理姚淑雅介绍,采用住宅式康养公寓+三分钟就医半径+社区卫生服务站+养生餐厅+私人定制服务,公寓实现“机构与居家”有效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当前,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晋城大力推进“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体系。
寺庄镇釜山村发展“康养+智慧农业”,打造以古梨树种植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应用物联网、云计算、5G等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东城街街道发展“康养+森林”,利用七佛山森林公园生态资源,以发展特色旅游康养产业为载体,打造“网红”沟北村、梦回长平不夜城等项目。
……
推动“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晋城奋力打造太行文化旅游名城、新一线旅游城市和康养示范市,为山西乃至全国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蹚新路。(记者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