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期间,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游人如织,穿梭在贴着“蛤蟆”、挂着艾草的古院落之间,人们倾听相隔百年的传奇故事,享受着假日的悠闲时光。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人文底蕴深厚——龙马湖的湖水、釜山村的田园、古镇的“打铁花”、高平喜镇的“喜文化”……近年来,晋城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推动“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打造城市“金名片”。
大阳古镇夜景(无人机照片)
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文旅融合康养
让产业升级、幸福感升级
皇城相府景区(无人机照片)
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文旅融合康养
助力乡村振兴、让乡亲们更富足
“赏游完皇城相府,附近还有郭峪古城、海会书院等地可一并游览”,皇城相府的导游导览时会将周边景点作整体介绍。早在2021年12月1日起,皇城相府就与周边景点门票实行联票价格。
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与支柱,皇城相府先富带后富,2018年,在北留镇党委政府支持下,皇城村以皇城相府景区为支点,撬动周边4个村融合发展,打造“五村一体化”发展模式。
相府庄园、九仙女湖、郭峪古城、海会书院、蟒河生态旅游区等六个景区共同构成皇城相府景区“升级版”。拥有五星级标准修建的康养度假酒店1个,高端民宿两处,农家乐300多家,形成了一个吃、住、行、游、购、娱、培、研、学等全产业链的旅游目的地。
“我做导游三年了,现在游客比以前多多了,当然个人收入也多了很多。”郭峪古城的导游赵女士对记者说,她是本地人,作为皇城村邻村人,是“五村一体化”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像赵女士一样的工作人员,景区还有很多,他们中有家庭妇女,还有返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本地自愿学习应聘的。如今,皇城相府文化旅游产业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安排周边2000多名村民实现就业,带动3000多名群众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村民人均各项综合收入达6万多元。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来到高平市寺庄镇釜山村,一幅“路畅、景怡、村美、业兴”的乡村画卷跃然眼前。这里打造了富有高平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廊带,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牵引,坚持“路、景、村、业”系统谋划、一体式推进。
在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饭馆吃完饭,来“釜山1978”大时代风格商业步行古街观赏村景,只见白墙灰瓦、鲜花点缀,尽情体会慢生活的休闲滋味。
“村子有特色,配套设施也很完善,饭店、民宿、博物馆等,吃的用的玩的都有,最关键是风景十分优美,还有一个釜山水库”,本地导游介绍。
水库自然生态丰富,岸边环湖步道、绿道阡陌纵横、树荫环绕。偶见几只白鹭翩翩飞舞,“除了水鸟还有水蛇、鱼等生物,都是纯野生的”,导游自豪地告诉记者。夜晚,水面上还会上演精彩的音乐灯光秀。
美丽的风光资源和釜山书院、酒吧等人文资源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此外,釜山村立足黄梨、设施农业等产业基础,依托丰富的文旅康养资源优势,以“古村旧时光慢生活驿站”为基调,大力发展以山水观光、餐饮休闲、古村民宿、时代体验、果蔬采摘为主的乡村文旅业态。
产业发展了,乡亲们富足了,美丽的乡村建设为这片土地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鲁婧 王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