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陵川县依托山水资源品质高、森林覆盖广、植被种类多、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等自然禀赋,全力发展“交旅康养”“农旅康养”“森林康养”“体育康养”“中药康养”。
产业融合示范带动,农旅康养势头正盛。陵川县充分发挥地处中原大地“后花园”,夏季气候清凉,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充分挖掘核心资源和传统文化,以各大景区为依托、以“百村百院”为载体,通过“驿站进农村”模式,着力打造了以丈河、浙水、松庙为代表的一批康养特色村,全力培育康养新业态。以体量、凭规模、靠品牌赢得竞争力,实现点、线、面整体发力。截至目前,全县乡村驿站、景观平台、森林步道、中药产业等项目建设初具规模,逐渐形成了集太行美景游览、棋源文化探秘、古村药乡养生、乡村农耕体验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片,形成了康养旅游多点开花的局面,为文旅康养集聚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行一号全线贯通,交旅康养全网走红。陵川县以“太行一号”为纽带,打造全长136.6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把握群众旅游出行新特点、新趋势,创新旅游产品,将公路建设与康养旅游开发进行有机融合,配套启动慢行、服务、文化景观、信息、农田财化五大配套系统建设,建成驿站9个,慢行系统150公里,停车场15处,观景台5处,景观绿化76公里,景观节点20余处,沿线特色种植1万亩及汲好水田间主题公园和50个生态体验园,初步形成了“快进慢游深体验”的旅游公路体系,推动文旅康养与交通领域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此生必行”“音乐公路”等太行一号品牌形象IP,先后成为网红打卡地。
一县两基试点建设,森林康养初具雏形。一是启动申报创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县建设,编制完成了《陵川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0年11月,陵川县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公布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二是以陵川县太行第一山国有林场和山西太行云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建设主体,申报了陵川县棋子山和王莽岭景区森林康养基地,并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公布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两处康养基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以上,共有动植物种类近1100种,各类景观44处,负氧离子含量4.6万个/立方米,在全国同类基地中占据优势;三是在2020年成功申报了5个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人家,省级森林康养人家3个,各试点全部实行公司化运作。
城乡兼顾齐头并进,体育康养普惠民生。一是完善县城体育康养设施,建设了2处室内体育场馆,1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场,7个公共体育健身广场,1条5千米的健身步道。全县建设有5个城市公园(广场),均配有全套体育健身设施。二是建设乡村康养设施,石佛沟、西溪、丈河等9个村庄已建成乡村康养生态园,拥有滑雪场、跑马场、垂钓池、游泳池、登山步道等文体设施,全县265个行政村都建有至少1处体育活动场所。三是生态康养设施建设,全长10千米的第一山林场棋子山国家森林康养步道建成投入使用。山西陵川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全长将达到300公里,途中的7个步道驿站全部建在古村落中。
校地合作强强联盟,中药康养模式新颖。陵川县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品种多、种植广、产量大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和康养旅游产业,推动中医药与康养农业、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高标准实施连翘示范基地建设,完成3.5万亩党参黄芩标准化种植,先后引进山西兰花太行中药、绿之金等15家中药材初精深加工企业投产运营,发展了以加工中药饮片为主的系列产品,中药面膜、中药牙膏等产品,成功入选国家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名单,中药材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全面提速。全县共认证“三品”产品92个,基地12万亩,注册了“晋之翘”“太行本草”“古陵山”“陵之喜”等一批著名商标,取得了陵川潞党参、陵川连翘地理标志认证,提升了“陵”字号中药材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此外,积极开展中药材康养基地建设,与山西中医药大学签订《共建“山西中医药大学康养服务基地”协议书》,大力推动康养+旅游项目建设,在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村庄规划5000亩中药材观光带项目,根据季节种植中药材景观,实现边走、边看、边学、边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