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晋城市新增5处
市级党史教育基地
中共晋城中心县委旧址党史教育基地
地点:泽州县大阳镇东街村
大阳镇西大阳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原中共晋城中心县委所在地,1937年12月,赖若愚同志受中共晋东南特委派遣,在大阳秘密建立起晋城中心县委,组织领导全县党的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在抗战初期,大阳党、政、军、群组织集聚,晋城中心县委与八路军、决死队和牺盟会密切配合,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大阳一度成为晋城抗战中心。
中共晋城中心县委旧址党史教育基地作为传承和弘扬太行精神的重要载体,展馆共分为中共晋城中心县委历史展陈、红色大阳、大阳籍开国英雄车元路和太行精神历史教育馆四大展区,全面深入地反映了中共晋城中心县委的创办过程、大阳镇红色历史和“全国战斗英雄”抗美援朝烈士车元路的革命事迹。
《新华日报》(太岳版)旧址党史教育基地
地点:沁水县郑庄镇石室村
1944年—1946年,《新华日报》(太岳版)在沁水县郑庄镇石室村两年间,报社记者深入农舍、田间、地头、战场对太岳区的减租减息、生产运动、解放运动、劳模大会进行了重要报道。
太岳区石室展馆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布展,目前已通过市、县党史办审定。展馆建设面积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300平方米。
晋冀鲁豫十二纵队整军旧址党史教育基地
地点:北石店镇南石店村
1947年2月,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中原局代理书记郑位三率领部队胜利中原突围后,在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布署下,北渡黄河到晋城解放区休整,司令部和中原局机关设在北石店镇南石店村。部队驻村近半年时间,中原局主持召开了60天的团级以上干部会,史称“高干会议”,和以新四军5师为主力的豫鄂陕军区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
南石店村内中原局(包括党校)旧址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诞生地旧址,早在1991年就被共青团城区委员会命名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6年列入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崔建国故居党史教育基地
地点:高平市寺庄镇伞盖村山底自然村
崔建国是勇于胜利威震敌胆的著名战斗英雄,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斗中,先后荣立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15次,获得“孤胆英雄”“一级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等荣誉。
2021年,高平市寺庄镇党委政府启动“崔建国故居”整体修缮和陈列布展工程,2021年10月竣工。展陈内容主要包括抗美援朝的战斗历程、全国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和崔建国生平事迹。
太岳党委军区驻郎壁旧址纪念馆党史教育基地
地点:沁水县郑庄镇郎壁村
1944年—1946年间,太岳区党委军区移驻沁水期间,在郑庄镇郎壁村(行署在郑庄,党委和军区司令部设在郎壁新庙底),党委军区主要领导陈赓等居住在南郎底下窑院和西郎新院等处。期间,开展了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文化建设,进行了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运动、土地改革运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传承红色基因,在郑庄镇党委政府和沁水县老促会的支持下,2013年修建了太岳党委军区驻郎壁旧址纪念碑;2020年修复了毁坏严重的新庙底旧址;2021年进行太岳军区驻郎壁旧址纪念馆展览厅室的布展,修建了纪念馆院外的紫金文化广场和红色主题文化墙体,塑立了以陈赓、王新亭等4位将军为原型的人民英雄大型石刻群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