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晋城旅游网官方网站
2023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广告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资讯 - 动态新闻
秦宏平:擦亮文化这块金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1/3/9 来源:太行日报
擦亮文化这块金字招牌
市委新闻中心二级调研员 秦宏平
  晋城是文明起源之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张独特的名片。面对“十四五”开局,晋城要用好文化这块金字招牌,在新一轮发展中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找准路径、创新发展,变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向深度发展,努力打造文化之城。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出现景观文化和人文文化与资金要素“叠加”现象。比如,泽州大阳镇是一座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镇内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经过招商引资精心打造,如今大阳古镇已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二是太行古堡群“申遗”取得重要进展。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利用太行古堡文化内涵及核心价值,推动太行古堡群“申遗”,太行古堡文化已成为新时代美丽晋城的一张响亮名片。三是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大潮中,赋予了“文化+”的发展理念,注重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提升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景区、景点和乡镇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演绎、实景体验、展览展出等文化旅游项目。四是乡村文化旅游井喷式发展,涌现出晋韵堂铁壶、娲皇玉工艺品、晋盏、珐华之鼠仙生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但这些成绩,与中原城市群和江浙沿海城市作横向比较,差距还很大。为此我认为下一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一是创新发展,让文化产业踩上“风火轮”。可以充分利用文体宫、体育场和晋城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等场馆,在建设“宜业·宜居·宜游,晋善·晋美·晋城”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中,在深度融入中原城市群呼应太原经济圈中,举办各种产业会议、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二是培育新业态,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一座城市的文创基因离不开历史文化积淀。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工业与文化巧妙融合,随处可见、可触、可感知到绍兴历史文脉的广度、厚度与深度。许多老绍兴的典型文化元素,通过嫁接时尚资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色优势。晋城老城始建于唐贞观初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文庙巷因清代泽州府文庙所在地而得名。老城内还有始建于金大定年间的景德桥,是全国继河北赵州桥之后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桥之一,也是山西省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石拱桥。2019年我市启动了“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改造后的南大街虽传承了晋城的历史文脉,成为市民休闲体验之地,但与绍兴、成都等文化名城相比,内涵还不足,地方特色还不鲜明,拓展文旅消费、吸引外地游客体验仍有很大的空间。
  三是融创意,提升传统产业。浙江友谊菲诺伞业有限公司引入文化、科技元素,成为一家年销售7亿多元的制伞行业龙头企业。一款“甲骨文”系列工艺伞,每把售价高达2400元,成为市面上的抢手货。晋韵堂·山西铁货是我市文创产品的领头羊,寓意深刻、造型独特、做工精美的各式铁壶畅销海内外市场。在晋韵堂的带动和引领下,我市目前生产各式铁壶的企业多达10余家。这些例子说明,让传统产业融入文化创意,增值产品价值很有空间和潜力。
  四是“文创+”,迸发惊人能量。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激发发展文创设计产业的热情,加快文创设计与旅游、商贸、服务、会展、体育等产业融合,有效带动一批以文化传承、文化体验、文化欣赏、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主题旅游与产业园区项目。晋城城市农村废弃的乡企旧厂房不少,荒芜的自然小村也随处可见。在振兴乡村发展,启动全域旅游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旧厂房、荒芜村,推动旅游产业从表面化、浅层次向深度融合发展,使“文创+”的碰撞与融合为文化赋能找到更多增长点。
责任编辑:李宝婷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晋城旅游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旅游网发布,版权归晋城旅游网所有,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旅游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凡本网注明“推荐”字样的内容,仅为会员单位的公益品牌推荐,不做营销推广,请用户自行甄别,有疑问请联系删除。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旅游网咨询电话:0356-2601555
相关文章
投诉举报
热点新闻
24新闻排行
图片新闻